国内逐渐扩大“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又是怎么一回事?
- 蜂聘网
-
2017-02-22 15:40:48
-
2306浏览


什么是“建筑师负责制”?对于这个词汇,相信建筑业的很多朋友都是很陌生的,那么今天360建筑网小编就和大家说说什么是“建筑师负责制”?国内逐渐扩大“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建筑师全程参与建筑活动的行为,就是上海开展的“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在我国,投资建设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统计显示,从开始拿地到允许建楼,所有手续走完大概需要超过100个图章。为改变这种现象,上海浦东新区在2015年底启动的建筑业专项改革中,将“建筑师负责制”列为重要内容。
“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工程建设的通行做法。在不少发达国家,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建筑师的全程管理监督对工程质量和效果影响大。但在我国,建筑师基本只参与工程前期工作,如整体构思和设计图纸,政府则成为“技术把关人”。
从简政放权的角度看,“建筑师负责制”是一个政府做减法市场做加法的过程,即政府把建筑工程的技术审查工作逐步交给专业人士,不再为建筑活动的全过程背书。建筑师的专业特长则得到了发挥,不但负责设计,还负责建造管理。
“建筑师负责制”有效提升了规划管理效能。最明显的一点,是简化并加快了项目前期的审批流程。“由于建筑师对于设计内容的合法性负责,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环节,只需做形式审查。如此算下来,前期审批环节比传统流程压缩了2个月-3个月。”浦东新区规土局建设和监督管理处处长赵焜荧说,这为建设单位节约了成本。
政府简化了审批,建设单位节省了成本,建筑师发挥了特长——由于试点带来的多方共赢效果,从2016年11月开始,上海“建筑师负责制”的试点范围从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扩大到整个自贸区。
除了“建筑师负责制”,上海自贸区还建立了“国家级人防改革试验区”。上海市人防办主任沈晓苏说,根据有关法规,新建民用建筑必须结合配建人防地下室,但是如何配建、配建指标多少,会根据不同建筑形态以及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给企业在项目拿地、规划设计时造成困扰。
上海在改革中简化了人防工程配建面积的计算规则,新建住宅等按照地上面积的10%配建人防空间,仓储则按照5%配建,这不仅提高了市场透明度,还加快了行政审批的速度。
“我们会加强对建筑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尤其是最后的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不合格,建设单位无法取得产证。”赵焜荧说。
此外,上海还推出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通过保险的力量来监督工程质量。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蜂聘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蜂聘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证书估价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公用设备工程师
- 电气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一级造价师
- 结构工程师
- 二级造价师
- 注册建筑师
- 土木工程师
- 注册咨询师
- 职称
- 其他
- 技工
- 八大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