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监理资质取消? 建筑企业该何去何从?
- 蜂聘网
-
2018-12-11 10:40:15
-
2605浏览


监理资质取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如果2019年取消资质,建筑企业该怎么办?对它们有很影响?接下来360建筑网吧小编带大家看看,2019监理资质取消?建筑企业该何去何从?
简要盘点一下2018年以来监理资质取消趋势的政策
2017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有这么一段话:“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特别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少了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
2018年3月
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市施工许可办理环节营商环境的通知”,提出:改革工程监理机制。在本市社会投资的“小型项目”和“工业项目”中,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工程监理。
2018年4月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市工程监理工作的通知”,建设单位有类似项目管理经验和技术人员,能够保证独立承担工程安全质量责任的,可以不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实行自我管理模式。鼓励建设单位选择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创新管理模式。
2018年5月2日
安徽住建厅发布“关于继续委托下放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认定等四项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工作的通知”,5月1日起,安徽省将以下四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各市、直管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2019监理资质取消的话,建筑企业还能不能活?
有的行业同仁担心,取消了企业监理资质,企业就不复存在了,许多人员也会跟着失业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取消监理资质,推行个人执业制度,企业照样存在。
取消监理资质,企业照样存在,企业原有的骨干团队和经营管理班子还需保留,但企业的品牌,以及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主要经营管理者的个人信用、专业技术水平、工程项目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及企业集聚的责任感强、项目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和执业水平高的执业人员数量必然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如此一来,好企业的工程业务量必然迅速增加,差的企业由于承接不到工程业务必然很快减少,监理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自然展开,行业的监理品质和整体声誉自然大幅提升。
监理资质取消4大好处:
1、取消监理资质,推行个人执业制度,适应工程监理行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
目前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资质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目前的企业资质,实际上就是市场准入的门票。
2、取消监理资质,才能推动个别不符合行业客观实际的法规条文的修订。
推行个人执业制度所需的相关法规目前都是现成的,如项目总监负责制、项目总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等,只要稍加完善就行了。
3、取消监理资质,监理队伍才能净化,监理品质和行业声誉才能得到提升。
当前,我们监理行业挂靠投标、挂靠执业现象客观存在,特别是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要求,打开地方封锁以来,挂靠投标、挂靠执业的现象日趋增多。如果取消了企业资质,挂靠投标、挂靠执业自然消失,监理队伍必然净化,监理品质和行业声誉才有望得以提升。
4、取消监理资质,推行个人执业制度,定然推动行业优胜劣汰的自然洗牌。
好企业的工程业务量必然迅速增加,差的企业由于承接不到工程业务必然很快减少,监理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自然展开,行业的监理品质和整体声誉自然大幅提升。
监理企业资质应该尽快取消,而只有取消了企业资质,监理行业才能重获新生,行业健康发展才有指望。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蜂聘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蜂聘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证书估价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公用设备工程师
- 电气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一级造价师
- 结构工程师
- 二级造价师
- 注册建筑师
- 土木工程师
- 注册咨询师
- 职称
- 其他
- 技工
- 八大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