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部分建企和包工头将被逼退出建筑市场!
- 蜂聘网
-
2018-08-24 17:42:24
-
1162浏览


“营改增”从大局看是在逐渐规范建筑业市场,因目前建筑企业数量大增,国家为规范建筑业市场,执行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规范和优化建筑业市场。部分建筑业伙伴经常抱怨:“营改增”对所有建筑企业原有的财务系统甚至是业务有所影响,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挂靠单位和包工头的打击极大,甚至明年有可能将被逼得退出建筑市场。下面就和360建筑网小编一起了解下,“营改增”后部分建筑企业和包工头将被逼退出建筑市场!
“营改增”后部分建筑企业和包工头将被逼退出建筑市场!
为什么说中小型建筑企业、挂靠单位和包工头的处境如此堪忧呢?小编为您详解。
营改增让建筑企业的税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建筑行业交营业税的时代,都是一刀切3%。
营改增后,小额纳税人依然按照3%来纳税,而一般纳税人则需要按照11%来纳税,虽然可以通过进项税来进行抵扣,但是能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抵扣的恐怕只有少数国企央企等大型建筑单位吧,中小建筑单位和包工头根本开不出进项税发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建筑行业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潜规则是:材料商是有两个价格的,一个开票价一个不开票价。如果要开票的价格,还是自己出这部分费用。所以说大部分中小建筑单位和包工头往往无法获取有效的进项税发票,而大建筑企业利润较高,往往对这点钱无所谓。
没有进项税额抵扣的企业需要交纳的实际税点是多少?
简单算个账,增值税是11个点,企业所得税2个点,个人所得税1个点,教育附加费等乱七八糟的一共有17个点,外加成本发票大概在1.89,最后需要缴18.89个点(不含劳务发票)。
如果没有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的话,这就是需要负担的实际税点,数字是不是很可怕?
中小型建筑企业、挂靠单位和包工头的处境到底有多堪忧?
去年开始,建材价格飞涨,这样一来,等于给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的建筑行业火上浇油了一把,实在过不下去的建筑企业和包工头干着赔钱的买卖,只能被逼得退出建筑市场。
目前建筑行业依然在进行着加速洗牌,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在这场浩浩汤汤的建筑行业大改革中,能够活下来的肯定是大型建筑企业和比较高精尖的中小型建筑单位。
小编建议,中小型建筑企业、挂靠单位、包工头都应该尽早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或者是运用“子公司”的这种模式来进行操作,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合法有效地进行避税,避免成为这次建筑行业大洗牌的牺牲品。
部分建筑业伙伴经常抱怨:“营改增”对所有建筑企业原有的财务系统甚至是业务有所影响,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挂靠单位和包工头的打击极大,甚至明年有可能将被逼得退出建筑市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在下方发表意见留言与大家探讨。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蜂聘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蜂聘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证书估价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公用设备工程师
- 电气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一级造价师
- 结构工程师
- 二级造价师
- 注册建筑师
- 土木工程师
- 注册咨询师
- 职称
- 其他
- 技工
- 八大员



